
【NBA交易风云:从保罗到托马斯,那些被低估的球员们】
2019年夏天,火箭队做出了一笔震惊联盟的交易:他们将克里斯·保罗、2024年和2026年的首轮选秀权,以及2021年和2025年的首轮互换权打包送到雷霆,换来了拉塞尔·威斯布鲁克。当时休斯顿管理层显然将这位老将控卫视为负资产急于出手。但命运总是充满戏剧性——在接下来的2019-20赛季,保罗用实力打脸质疑者,场均贡献17.6分5篮板6.7助攻,真实命中率高达61%,不仅带领重建中的雷霆重返季后赛,更入选年度最佳第二阵容,在MVP评选中力压约基奇、塔图姆等新星高居第七。
这次华丽转身让保罗身价暴涨。2020年休赛期,雷霆将他交易至太阳时,换回了卢比奥、乌布雷等实力球员外加首轮签,彻底摘掉了负资产的帽子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保罗能重获新生,既源于自身努力,也得益于球队给予的机会——他场均31.5分钟的出场时间高居全队第二,仅次于后来成为MVP的亚历山大。
展开剩余76%如今,相似的剧本可能在篮网上演。今年夏天,掘金将小波特和2032年无保护首轮签送到篮网,换回卡梅隆·约翰逊。考虑到篮网新赛季可能选择摆烂,多家媒体预测这位年轻前锋将迎来爆发。但在我看来,无论小波特表现如何,卡姆·托马斯可能都要与他的大合同梦想说再见了。
上赛季托马斯在31.2分钟的场均出场时间里能砍下24分,若非出场次数不足,他的得分能与米切尔并列联盟第16位。不过这份亮眼数据需要理性看待:首先,球队主力卡梅隆·约翰逊虽然场均18.8分,但64.2%的两分球和96.1%的三分球都依赖助攻,缺乏自主进攻能力;其次,随着拉塞尔被交易至湖人,施罗德又转投勇士,托马斯获得了大量表现机会——32.6%的回合使用率不仅是队内第一,更创下其职业生涯新高。
将托马斯与小波特对比会发现有趣现象:小波特生涯场均16.2分,真实命中率61.8%;托马斯则是15.1分,真实命中率55.4%。虽然差距不算悬殊,但两人必将形成激烈竞争。这种竞争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出场时间的稳定性,这是托马斯面临的第一个挑战。
更关键的问题在于球队态度。篮网最初给托马斯开出的续约报价是2年2820万(第二年球队选项),后调整为2年3000万或1年950万 150万奖金(需放弃交易否决权)。这些报价与托马斯团队的预期相去甚远,最终他选择签下1年600万的资质报价,将在明年夏天成为完全自由球员。管理层此举释放出明确信号:托马斯并非球队长期计划的一部分——否则早该像尼克斯给布里奇斯开4年1.5亿那样大方了。
当然,小波特也未必是篮网的未来核心,但他剩余2年7800万的合同给了球队操作空间:完全可以让他刷出漂亮数据再交易套现。相比之下,托马斯的处境更为被动:签下一年短约且拥有交易否决权,让球队在交易谈判中束手束脚;明年成为完全自由球员后,篮网将彻底失去主动权。这种情况下,教练组很可能会压缩托马斯的上场时间,把机会倾斜给小波特以便提升交易价值。
综合来看,托马斯大合同梦碎的原因主要有二:小波特带来的竞争压力,以及更关键的管理层态度。特别是后者,可能直接导致其出场时间缩水。据分析,明年夏天托马斯很可能只能拿到年薪1500万左右的合同,与他期望的1.5亿顶薪相去甚远。这个案例再次证明,在商业气息浓厚的NBA,球员价值不仅取决于场上表现,更与球队战略息息相关。
发布于:天津市倍悦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